星廷娱报
星廷热浪·娱闻解码星廷娱报
星廷热浪·娱闻解码文|胖白丁
编辑|胖白丁
——前言——
“命运从不辜负努力的生命,哪怕它只是一只狗。”——改编自豆瓣网友评论
2025年3月,一部古装剧《似锦》的直播宣传中,一只中华田园犬“大黄”意外成为焦点。这只7岁的“狗演员”不仅与主演同台互动,还被网友扒出“简历”:参演过2部电影、9部电视剧,片酬碾压18线演员,单日拍摄收入高达2000元。
又有多少人知道,“大黄”的起点曾是狗贩子的铁笼。2018年,主人尤先生从浙江某狗肉市场救下它时,它瘦骨嶙峋,眼神里满是恐惧。命运第一次转折出现在《诛仙》剧组招募“土狗演员”,导演一眼相中大黄的质朴气质。它从“待宰肉狗”变身“剧组宠儿”,甚至因《莲花楼》中灵性表演一炮而红。
大黄的爆红,折射出内娱的吊诡现实:一只狗的职业生涯竟比许多人类演员更稳定。据横店群演统计,18线演员月薪低至2000元,全年无戏可拍者比比皆是。而大黄去年80%时间在剧组,今年还有3-4部待播剧,甚至计划进军综艺。网友调侃:“狗不用整容、不闹绯闻,还自带流量,这才是真·实力派!”
更扎心的是对比:中年演员徐海为因无戏可拍回乡卖菜,日利润仅百元;另一演员李飞凌晨四点卖鱼谋生,坦言“拍戏不如摆摊”;赵雷棋直播擦鞋,一次10元。而大黄在片场享受专人护理、定制保险,与成毅、曾舜晞等明星三度合作,剧组还给它买零食“讨好”。
大黄的崛起,催生了“动物演员经纪”新行业。横店已有20多家公司专营动物选角,甚至推出“狗界艺考”:考核项目包括镜头感、指令服从度和抗压能力。一只训练合格的“科班狗”,签约费高达10万元。
但争议仍在发酵。演员陈默在直播中自嘲:“我们读四年表演系,还不如狗上三天培训班。” 而某制片人坦言:“用动物拍戏风险更低——它们不要求加戏,也不会塌房。” 这种“用人不如用狗”的资本逻辑,让18线演员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。